控制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
控制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控制继电器是一种自动电器,适用于远距离接通和分断交、直流小容量控制电路,并在电力拖动系统中用于控制、保护及信号转换。控制继电器的输入量通常是电流、电压等电量,也可以是温度、压力、速度等非电量,输出量则是触点动作时发出的电信号或输出电路的参数变化,控制继电器的特点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输出量才会发生跳跃性的变化,即继电器的触点发生分、合动作,通过触点的分、合动作去操作控制回路。
一、电磁式继电器的结构大多数控制继电器采用电磁式结构,电磁式继电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同一个磁系统中配上不同的线圈或阻尼线圈,即能分别做成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这类继电器从结构上看具有通用性,故又称通用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由电磁系统和触点系统组成。控制继电器一般不采用灭弧装置,触点的结构也比较简单。
1、热继电器的正确选用及安全使用有哪些要求.热继电器的选择选择热继电器作为电动机的过载保护时,应使选择的热继电器的安秒特性位于电动机的过载特性之下,并尽可能地接近,甚至重合,以充分发挥电动机的能力,同时使电动机在短时过载和启动瞬间[(4~7)in电动机]时不受影响.1.热继电器的类型选择一般场所可选用不带断相保护装置的热继电器,但作为电动机的过载保护时应选用带断相保护装置的热继电器.2.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及型号选择根据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能知道热元件电流的调节范围.一般将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调整到等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对过载能力差的电动机,可将热元件整定值调整到电动机额定电流的0.6~0.8倍;对启动时间较长、拖动冲击性负载或不允许停车的电动机,热元件的整定电流应调整到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1~1.15倍.。
2、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可靠性。1、择性:系统中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应有选择地切除故障部分,武汉中试高测电气有限公司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2、快速性:“短路时,快速切除故障这样可以。减少对用记的影响。进步系统的稳定性。小故障范围,减少短路电流引起的破坏。3、灵敏性:指继电保护装置对保护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和正常运行的情况,能够灵敏的感受和灵敏地作,保护装置的灵敏性以灵敏系数衡量。
3、热继电器选用时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由丁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热效应进行过载保护,因此过载电流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热继电器保护的动作时间。当过载电流较小时,感温元件是由冷态逐渐加热到热态(所谓热态是指热继电器发热元件达到了热稳定状态,也就是热继电器在30min内温升变化不超过1℃),再经过一段的热态时间后热继电器才能动作。当过载电流较大时,感温元件的温度迅速升高,很短时间内热继电器可以动作,起到对设备的保护作用整定电流高于设备额定电流的1.1~1.15倍。
4、稳压器对继电器有什么要求稳压器用继电器要考虑到的是,其一,触头的额定电流其二,触头的额定工作电压,其三,继电器线包电压,一般取稳压器控制电源的电压值,其四、继电器的电压类别,比如交流还是直流。稳压器用继电器为长期带电使用,故继电器控制功率应考虑较大,继电器线圈要具备长期带电温升较小的基本要求,所以稳压器一般选用的继电器为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常见的有30A.40A.60A.80A等。